我们是谁?——重塑东北人的认同边界

作者: 望乡

望乡

| 校对: 黑土之乡编辑 | | Claude AI生成检测通过✅

东北人身份认同的形成有其历史文化背景,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是具有独特性的。作者认为,东北人的认同应优先于其他身份,质疑外界对东北的刻板印象和单向利益索取,呼吁东北人重建自信和边界感。

无论走到哪里,东北人总会在和说中文的人打招呼时说上一句:“我老家东北的。”这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本就一脉相承。历史上,东九省、东六省、东四省、东三省,无论何种划分,地理范围始终没有超出我们对传统东北的印象。近两百年来,东北地区没有像安徽与江苏那样与河北合并,也没有像中原各省那样边界交错,甚至在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内,锡林郭勒盟与东部四盟之间仍存在一条清晰的边界:一边称自己是内蒙古人,另一边称自己是东北人。南方中国人自己以长城划分敌我的边界自不必说。而这条边界,在两千多年的中原王朝变迁中,从未改变,这种华夷之辨的思想延宕至今。

如果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事实支持,那这个答案就容易被接受。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整体,曾经兴盛,也曾衰落,分裂过也统一过。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一直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只有将其单独作为个体来分析才有意义。这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省籍,没有土客冲突,也没有民族矛盾。我们有统一的口音、共同的历史记忆,甚至性格和价值观都出奇一致。这在南方一些十里不同音的地方是无法企及的。可以说,作为东北人,不论你的身份认同如何,东北本身就是一个独立且完整自洽的地理文化范畴。

东北地图

基于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同于关内的整体,有人可能会问:“我是东北人,我也是中国人。这两者的关系应如何看待?”我的回答是:你首先是东北人,其次才是中国人。如果两个身份出现冲突,那么相信你最直接、最微观的身份认同,质疑那些空泛的身份,重新审视它们的定义、标准及背后的用意。尽管东北现在是中国的一部分,主流叙事告诉我们,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要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种关系并不正常:其他国家几乎不存在一个地区持续几十年进行单方面的输出而没有回报。这是典型的殖民地模式,而问题的根源在于东北人丧失了“我是东北人”的边界感。南方人优先考虑本地利益,对其他地方的情况漠不关心,而他们从未将东北视为同胞,因为真正的同胞不存在长期单方面的索取与搜刮。

当南方人以本地利益为优先,而要求东北人为全局考虑时,利益的流向就只可能是单方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正是对东北人的最大诅咒。

雷锋

“东北振兴”喊了二十多年,这成为每个东北人见过的最大的饼。我们要做的就是质疑和打破外人基于利益为我们划定的边界,重新找回东北人的认同感。有的人是同胞,有些人则不是。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欢迎转发、分享,

如果您有好的想法欢迎投稿!


欢迎为作者打赏!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

USDT/C(TRON)

USDT/C(TRON)

ETH

ETH

USDT/C(TRON): TENRBRtLex76rPp6u9njmACUi31ihHsn21

ETH: 0x0155713eFf177333849cC63a19645675a1E13882